栏目导航
那一年 我在现场_ 龙虎网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当天,我国第一次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降半旗,为国家公祭鼎揭幕,随着3声“和平大钟”的鸣响,3000羽和平鸽振翅飞翔,77名青少年现场朗诵《和平宣言》,表达出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铭记民族之殇,汲取复兴力量。
“那一年,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记者正常采访了当年参加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三位当事人,听他们讲述现场感受以及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想,更好地铭记苦难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在深沉的钟声中,和平鸽振翅起飞。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6名来自南京市工、农、兵、科、学、企界的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中国人民5311厂的高级技师程军荣便是这6名代表之一。
程军荣回忆道,那年10月,他正忙于工作时,突然收到通知——自己将作为一线工人代表,在首个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撞响和平大钟。为了确认和保证撞钟仪式的顺利进行,他们提前进行了多次彩排。“撞钟时要有力,要展现出气势……”程军荣对当时的要求铭记于心。
“我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者。”程军荣和记者说,在走向大钟的路上,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往事,那些关于成长、奋斗和创新的记忆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
程军荣的成长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1995年,初中毕业的他进入了5311工厂,成为一名普通的车工。面对复杂的机器和烦琐的操作的过程,他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利用一切可通过的时间,向车间的师傅们请教,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
从一名初中文化的车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要经历多少磨砺与奋斗?程军荣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给出答案。白天,他在车间里忙碌地工作;晚上,则去夜校学习数字控制机床技术。当时他的月收入只有几百元,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借了9000多元用于购买电脑和研究数控技术。正是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热爱,让他在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工厂里的技术能手。
成为一名备受尊敬的技术专家和创新能手后,程军荣依然保持着那份谦逊和低调,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说:“从来没想过能获得这些荣誉,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如果说我还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是因为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坚持了两件事——学习和创新。”
时至今日,程军荣仍清晰地记得当时国家公祭仪式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就连那朵胸前佩戴的白花,他还依旧保留着。“能作为工人代表与其他各界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这既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深切缅怀,也表达了对全世界和平发展的心愿,更是对我牢记历史、立足岗位奉献作为的无限激励。”他感慨道。
从2014年到2024年,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青少年代表诵读《和平宣言》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不变的环节,它如同“接力棒”在一批批南京学子中传承。
毕业于南京市第一中学的霍浩辉在2014年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担任领诵,他回忆说,自己不存在接受过专业的朗诵训练,当时只是年级活动的主持人,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就被选上当了领诵。“一开始我和另外几位领诵的同学都专注于怎么打磨发音技巧,怎么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专业。直到有一天,老师放了一部让我们终生难忘的电影《南京!南京!》。看完以后我们一帮小孩‘哇’一下全哭了,从那以后,感觉心里有些东西就变了。”
2014年,当14岁的霍浩辉第一次站在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念出《和平宣言》第一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感情的力量可以如同席卷的洪流,那样汹涌、那样沉痛。“在正式朗诵之前,我们彩排了那么多遍,每一遍都感觉自己感情饱满,但真正置身现场,看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就在眼前,感受完全不一样,那时的情感再也抑制不住,紧张、激动、悲愤都融入诵读的字里行间。”
让霍浩辉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国家公祭仪式结束退场时,有个老人走过来握住他的手,只轻拍了一下,没说话就走了。“那一拍,在当时的年龄,我感受没那么深刻,后来长大些,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饱含了太多的情感,有看到祖国欣欣向荣、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欣慰;更有长者殷殷的嘱托,期待我们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更多贡献。”霍浩辉说。因为出色完成了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领诵任务,2015年、2016年的国家公祭仪式上,霍浩辉继续担任《和平宣言》的领诵。
2017年,从南京一中毕业后,霍浩辉远赴重洋,到英国格拉斯哥留学。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他在英国度过了4年时间,“每次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领诵《和平宣言》的这段经历,它成了我的精神支柱,为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也在我心中埋下了奋斗报国的种子,让我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硕士毕业以后,霍浩辉选择了回国,今年他进入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作为一名学生,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积极生活,未来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讲述南京故事,为传承历史记忆贡献一份力量。”他说。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来自沈阳的抗战文物收藏家张广胜是全国唯一被邀请参加活动的民间收藏家。那一年,他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在东北慰安所遗址收集的“慰安妇”使用过的木碗、漆木盒等日军侵华时期加害女性的16件证物。
今年12月9日,张广胜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透露:“今年我又准备了五套关于抗战的文物史料,包括器具、文献、照片等,将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因为父辈是抗战老兵,张广胜从小就很喜欢收藏。有一次他在黑龙江出差时,从村民手中获得了一把日本军刀,这把军刀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酷与无情,从此,他把收藏的目光聚焦在了抗战主题上。
30余年间,张广胜走遍海内外,收藏了两万多件抗战文物,还把自己的家变成了抗战纪念馆。他的藏品涵盖文献、档案、照片影像和装备类实物等多种品类,其中许多是孤品文献资料。“这些物证从一个侧面记载了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艰辛历程。作为收藏者,我有责任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张广胜说。
2007年夏天,张广胜出差南京时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回沈阳后,他就将自己收藏的侵华日军钢盔、水壶、炮弹壳等16件文物装到箱子里邮寄过去,无偿捐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4年参加完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后,张广胜更加坚定了捐赠文物史料的决心。此后每年的国家公祭日,他都会带着新的文物史料来到南京,无偿捐献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2015年的7件“慰安妇”用品,到2016年的一面题有“南京入城”的日本旗帜,再到2017年的35件文物,包括大亚画报、侵华日军用过的手雷、日军迫击炮炮弹等,张广胜的捐赠从未间断。2018年,他又捐赠了日军文具、步壳等10余件抗战文物,并从自己的藏品中整理出若干件日军进攻和占领南京期间的文物和史料,通过媒体在国家公祭日公之于世。2019年,他捐赠的史料为一个侵华日军在海南岛时所记录的侵略情况。
30多年来,张广胜为收藏抗战文物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但是,每当发现有重大价值的文物史料,他都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征集到手。而每当国家级馆藏需要,他又会毫不犹豫地无偿捐献出来。他说:“这些文物史料的价值不是用钱能够衡量的。这是那段历史的见证,捐给国家,展示出来,让世人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这是我作为一个收藏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